台灣的驕傲 自製 福衛五號升空入軌道
Taiwan ‘s proud satellite self – made ” Fu Wei – 5 ” ascended into orbit
台灣首顆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度遙測衛星「福爾摩沙衛星5號」,
台灣時間今天凌晨2時50分,成功從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升空,
目前衛星已脫離火箭進入軌道,預計凌晨4時13分,
將首次從軌道上和北極附近地面通訊,今早9時34分將首次直接和台灣國家太空中心通訊。
福衛5號順利進入軌道後,科技部長陳良基激動地說:「福衛5號搭載著所有同仁的心血,
成功發射升空,這是國人的驕傲!」凌晨4時許,福衛五號傳回最新資訊,
已經和海外地面站完成了第一次通訊,太空中心所有同仁目前都還在持續關注福衛五號的位置。
福衛5號在今天凌晨2時50分發射升空,150秒後高度達88公里,
第一節火箭脫離,第二節火箭點火,560秒後第二節火箭熄火,676秒後高度達723 公里,
衛星和火箭脫離,進入軌道。太空中心說,預計凌晨4時13分,
福衛5號將首次和北極附近的地面的海外站通訊,今早9時34分將首次和台灣國家太空中心地面站通訊。
福衛5號成功進入軌道後,總統蔡英文第一時間傳來賀詞,肯定所有人的努力。
福衛5號拍攝影像的「光學遙測酬載」是百分百台灣自製,代表台灣有能力製造先進衛星,
寫下台灣太空史新里程碑。國研院今天也提供發射過程的直播,讓國人見證這歷史一刻。
福衛5號是台灣首枚自主研發的高解析度光學遙測衛星,由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執行,
總經費含委託發射費用共56.59億元、衛星本身耗資約37億元,
經6年多研發,從設計、製造、組裝到測試,台灣完全自主發展。國研院指出,福衛5號是要接替2004年升空、
去年8月除役的福衛2號,後者13年來拍攝許多影像用在國土安全、環境監控、
防災勘災等用途;台灣下一顆升空的衛星為「福衛7號」,將是有12顆小衛星與一顆主衛星,
其中一顆衛星是台灣自製,預計明年7月升空。福衛5號彩色影像解析度由8公尺提高為4公尺,
黑白影像解析度和福衛2號一樣是2公尺,國研院說,即可從700多公里外看到地面上2公尺乘以2公尺面積的物品,相當於在台北101可辨識遠在300多公里外墾丁的人。此外,福5搭載中央大學團隊完成國內首次自製先進電離層探測儀(AIP),為目前全球空間取樣率最高的電離層探測儀器,可執行太空天氣觀測及電離層地震前兆研究。(突發中心林師民/新竹報導)發稿時間0352
更新時間1255
【直擊】福五發射!幕後英雄:像迎接自己孩子般感動
福衛5號搭回收火箭升空 全球都在報
台灣首枚自主研發、製造的高解析度遙測衞星「福爾摩沙衞星5號」(福衞5號)
於今日凌晨在美國升空,而此創舉也登上國際新聞版面。
包括美聯社、法新社及路透等各家外電紛紛報導,
但國際媒體的焦點主要是送「福衞5號」上太空的可回收火箭「獵鷹9號」(Falcon 9)。
「獵鷹9號」為美國太空探索公司(SpaceX)研發的主力火箭,每次發射後可回收重新使用,
省下數千萬美元發射成本。「獵鷹9號」今晨搭載「福衞5號」升空後,
第一節火箭成功回降海面平台,控制中心人員立刻爆出熱烈掌聲。
負責現場解說的工程師李昂斯(Lauren Lyons)說:
「這是獵鷹9號第15次成功降落」「獵鷹9號」在成功發射回收前曾經歷多次失敗,
2015年底首次發射後重返地面基地,去年4月才在海面平台降落成功,
達到真正可回收式火箭的目標。除了「獵鷹9號」再次成功完成任務,
各大通訊社也在文中介紹此次由台灣自製的「福衞5號」。
美聯社報導指出,「福衞5號」讓台灣的太空科技及科學研究得以更進一步。
法新社報導,「福衞5號」將在未來5年內,每100分鐘環繞地球一圈。
報導中還說,「福衞5號」的「前輩」「福衞2號」已服役12年,
曾觀測到多次亞洲及非洲的重大天災景象。
(桂家齊/綜合外電報導)
圖文翻自蘋果新聞 2017.8.25.
The following is the “ownership” please go to. Youtube watch